上一页|1|
/1页

主题:2010年房地产中国十大最言论:讽刺?荒谬?

发表于2010-12-21

2010,短短一年间,楼市已经几经沉浮。从年初房价飞涨到4月17日“国十条”呼之即出;从金九楼市回暖到二次调控的“靴子”落地;从近期地王逆势躁动到明年楼市走向成谜.....

发表于2010-12-21

纷繁芜杂的楼市大看台,聚集了众多地产商、专家、官员,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时爆出一些雷人雷语。临近年底,地产中国网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妙绝伦的“最言论”大戏。

发表于2010-12-21

二、最荒谬的主意——隔代结婚论

回顾:

两会期间,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梁蓓委员大谈80后无力应对高房价的“建议”:上海是全世界的上海,上海的房价应该和国际接轨,不应该以80后的承受能力为标准。我觉得80后男孩子如果买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给40岁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条件了,到40岁再娶20岁的女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发表于2010-12-21

七、最牛官腔——不报道正面新闻不接待

回顾:

当江苏省镇江市电视台采访当地一未经业主同意也没有备案申报手续的楼盘时,房管局官员面对房管部门如何监管的问题堂而皇之地告知记者:“请报道正面新闻,否则我可以不接待!”

发表于2010-12-21

点评:

此语一出,即摘取了2010年最牛官腔的称号,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从“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你是哪个单位的?”去年的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今年的官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镜头和话筒要官员正视矛盾,正面回答问题的时候,官员却对记者进行“要正面报道”的思想教育,接着提出“我可以不接待你”的观点。官员没有让媒体“正面报道”的权力,更没有拒绝接待媒体的权力。之所以谢处长能这么讲,是当地部门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到位的表现,对其本人来说,则是“官本位”权迷心窍、越俎代庖的表现。期待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能早日醒酒,多听点声音,多干点实事才是正道。

发表于2010-12-21

十、最冷漠的言论——房价涨跟普通老百姓无关

回顾: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实际上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比过去改善得多了去了。老是说老百姓的住房痛苦,现在造成什么印象呢?就是老百姓感觉必须人人都有房。”“人人都有房的观念十分可怕。”“北京房价2万还是3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痛苦,他们有什么痛苦呢?2万我买不起,涨到3万我还是买不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除非降到3000元,可能吗?”“舆论感觉房价出了大问题,实际上把保障性住房解决好就成了。”“公共租屋在每一个城市都要有一定比例,使大学毕业生能够租一个房子,体面尊严的生活。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给他一个适度的房子,而不是一买就要求90平米或100平米。40几平方就没尊严了?我觉得40几平方就挺有尊严的。”“你就安安稳稳租个40平米的房子,结婚生子,小两口过过日子,不是挺尊严,挺快活的?现在还有那么多农民工在温饱线上挣扎呢,你就要求在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弄个大房子,你要求太高了吧?”

发表于2010-12-21

点评:

黄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把大学生买房的观念狠狠地批了一痛,直到下一个委员拿起话筒他仍然义愤难平。要说大学生一毕业就能买得起房,绝对是大学生“痴心妄想”但是黄委员了解中国的现实么?并不是大学一毕业就想买房、能买房,而是两个家庭的40、50后老人倾其所有加两个80后婚前工作了七、八年收入的全部,买不起40平米的婚房。房价涨跌,牵动多少家庭敏感的神经。所以中央才会将住房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大事来调控。黄委员在本该反应国计民生问题的两会上,居然还说房价与老百姓没有关系,实在是最冷漠的言论和思想。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