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北京高档房价将赶超香港

发表于2010-11-19
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已经很高,从三个角度来看都是如此:一是跟历史水平比,二是跟人均收入比,三是跟其他国家比。很多人对此均有论述,我基本同意,在此不拟重复。
发表于2010-11-19
可是,我同时也认为,在未来三五年,房地产价格还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我讲的是“会不会涨”的问题(一个冷静的判断),而不是“该不该涨”的问题。
发表于2010-11-19
本人穷苦出身,虽然现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内地没有购置任何物业),但我的父母和兄弟姊妹都在湖北农村或小镇上挣扎,所以请政治觉悟太高的读者们不要指责我“代表某某利益集团”。我谁也不代表。
发表于2010-11-19
我于1994年到香港工作,现在15年有余。在这15年里,香港绝大多数的房子基本没有涨价,或者打回了原形。虽然山顶和半山的豪宅平均价格高于15年前,可涨幅不大。香港绝大多数的房子在1997年前出现过大涨,可是从1997年起一直跌到2003年,现在又基本涨回到15年前的水平。
发表于2010-11-19
关于这种奇怪的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我有个偷懒的解释:在1997年以前的二三十年,香港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以双位数复合增长。
发表于2010-11-19
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增长率更是高达20%-25%(颇像内地的现在和过去二三十年)。可是,从1997年以来,香港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跌到10%上下,在200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率。而近几年,该增长率也只是单位数而已。
发表于2010-11-19
从短期来看,用货币供应量来预测房价和地价的变动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很多其他变量也会起作用。可是,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一定是最重要的变量。这很奇怪吗?弗里德曼早就告诉过我们。
发表于2010-11-19
货币供应量是什么?就是流通中现金加上银行存款额。这不代表了购买力或支付能力吗?换个角度来看,货币供应量是由货币需求来决定的(或推动的),或者说,两者互为因果。
发表于2010-11-19
因此,货币供应量的涨跌反映的是货币需求的涨跌(即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股市运转对货币的需求和其他方面对货币的需求,包括投机需求)。
发表于2010-11-19
在通常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兴衰是一致的。这好像是大实话,大白话,可是很多人在分析问题时容易忘掉这一点。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