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打压楼市非上策 以税制作调整效果差

发表于2013-01-06

投诉楼价贵、买不起的人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栖身之所,而是因为在楼价低时他们没有购买,今天赚不到钱。我于是建议:与其提供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给因为收入偏低而买不起市价楼房的穷苦人家,倒不如由政府补贴他们一点地价的钱,让他们在市场选购。言下之意,是补贴部分地价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可以避免把穷人集中在一起,也可以增加他们在楼市中赚点钱的机会。

楼房是财富累积中的一个重要仓库,有了值钱的房子儿女们求学与老来退休或多或少有一点保障。原则上,社会财富愈高对经济愈有利——楼价愈高也如是——是反映着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看头。问题有二。其一是日本四分之一个世纪前出现的楼市泡沫,效果是灾难,因为到今天该国的经济也不能翻身。四年多前美国出现的楼市泡沫也属灾难,没有日本那么严重,今天看是有少许的翻身迹象了。何谓泡沫经济学者一般胡说,我自己也不能肯定定义为何。从楼价市值与租金收入的比率看,今天内地的租金虽然偏低,但没有脱节——我见过不少较为严重的情况,但没有出现灾难性的效果。

如果我们以楼市或股市的暴跌作为泡沫看,香港出现过多次。一九七五年恒生指数由一千七百点暴跌至一百二十点;一九六八年香港的楼价跌到近于零;一九八四年香港高级楼价约今天的三十分之一。然而,从暴跌的角度说泡沫是不对的,因为香港没有出现过难以翻身的情况。内地呢?上世纪九十年代楼价暴跌了四分之三,但经济增长保八,是没有水份的真实数字。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