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购房窗口来临,楼市变局大约在冬季

发表于2011-11-03

国庆期间,低调操持过房交会后,一种十分刺耳的声音在开发商内部达成普遍共识。他们普遍相信,中国房地产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拐点”近在眼前,消极回避是对行业变局的恐惧和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不止业内,当央视把“楼市拐点”作为与欧债危机和利比亚战局一并编排的舆论佐料,频频展开全民大讨论的时候,我们知道房地产的冬天必然会来,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发表于2011-11-03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准确描述了此刻房地产从业人员的普遍心态。其实,这个多年来饱受诟病的焦点行业,其产业链上下、各个利益环节的众生表情,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脑满肠肥、恣意骄纵,他们更多的是敏感惶恐,一边忌惮一边专注,甚至是绝地反击的亢奋姿态。

发表于2011-11-03

10月底,当住建部长姜伟新的一番漫谈被误读为限购令即将休止的信号。不出几天,央视抛出“坚定不移地巩固楼市调控成果”等话语以正视听,一度心存幻想的行业相关人士若有所悟,不再以高调面目示人,大方承认那只是“断章取义”或者“随意说说”。细细咀嚼,意味深长,其间浮现着地产掮客们可怜巴巴的狡黠面目。

发表于2011-11-03

在外部世界的舆论看来,这种结构性的变局似乎已无可避免。

不消说行政手段干预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和2008年不同,不再可能有全球金融危机挽救中国房地产的吊诡案例重现,四万亿是特殊环境的特事特办;今年的现实环境是,金融环境严苛,银行额度已绝,开发贷、按揭贷面对房地产通通雪藏。现在,岂止楼市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就连土地市场也一并被牵连过渡到买方市场,

发表于2011-11-03

就买卖双方的角度而言,“大约在冬季”形同一语双关的谶言。今年底、甚至明年初第一季度,都被认为是现行楼市的最低点,这一副多米诺骨牌是否倒下,除去政策这个强有力的外部生变量,还取决于全行业是否有足够的反思和反思之后的成果显现。

发表于2011-11-03

至少有五点因素,昭示了房地产在今年冬季将全面转向的决定性信号:一,政策环境不可能松绑,既有政策继续执行,限购令在短期内不可能撤销;二,金融环境持续趋紧,银行系统给予房地产的额度已无钱可贷;三,央企及上市公司为业绩或现金流年底降价冲量;四,私企民企在年关来临之际以价换量博取销售回款;五,成都市场高达700万平米的市场存量,直接决定于价格走势的疲软。

发表于2011-11-03

实际上,中国房地产行业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大调整正在发生。从城市居民收入可承受能力测算,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降幅应在20%-30%之间,二线城市在10%-20%之间。如果把70大中城市所有价格平均一下可以发现,8月70个城市相比7月上涨了0.02%,而9月涨幅已经回落到0.003%,基本上确定停涨。观察环比来看,房价在进一步往下降温。数据上的拐点已经确立,接下来无外乎是下跌趋势更加明显。

发表于2011-11-03

事实上,一些行业领头羊的掌门人已经承认并洞察到,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全行业降价促销将是其必然趋势。

有消息指出,万科内部规定“为实现快速周转,达到开盘一月内去化60%的要求,区域公司有权根据市场情况在定价、促销等销售策略上作出调整。”此后,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肖莉在10月25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进一步表示,“我们可看到销售不断萎缩的趋势,尤其是在大城市,价格开始逐渐下降。因此我们认为,即便是那些有能力购房的买家,也会选择等待,因为他们期望价格进一步下降。”紧接着,绿地集团总裁张玉良明确表示:绿地将从集团层面在全国范围内对刚性需求进行多种形式的促销,优惠幅度在10%-15%之间,可能是送装修,也可能是直接降价……

发表于2011-11-03

即将过去的2011年,注定是中国房地产进化史上的“关键之年”。它将成为全行业抱团取暖、集体思变、同此进退的行业意志转折点,并奠定今后若干年的运行基调和轨迹。时值变革前夜,无论思变或者决断,破局抑或共荣,大开大阖、纵横捭阖之际,变奏的号角大约在冬季。

上一页|1|
/1页